榆阳区:科技 农业 畜牧齐上阵奏响产业脱贫进行曲

    “2017年我们通过调研规划、培训指导,围绕高家湾村发展马铃薯、小杂粮等主导产业,争取区级项目2项。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种子22000公斤,示范种植220亩,引进‘汾选3号’谷子种子170公斤,示范种植谷子280亩,其中富硒谷子230亩,无偿发放硒肥1680公斤,总价值7.8万元,实现全村马铃薯、谷子新品种全覆盖;引进多点示范太阳能超声波智能驱鸟器22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并举办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大扁杏栽培技术为主题的培训班4场次,培训群众200人次。”榆阳区上盐湾镇高家湾村产业扶贫科技特派员钟克玺说。


    2017年以来,榆阳区按照《榆阳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奏响产业脱贫进行曲。

    A、用好科技力量 支撑产业脱贫

    2017年,该区共安排了市、区两级专项资金172万元,聘请了67名科技特派员和10名“百人百社”首席农艺师,按照专业对口、与技术人员工作单位扶贫对接的选派原则,将77名技术人员分别派到78个贫困村和24个重点村,每人帮扶1至2个贫困村或重点村。

    为了切实将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2017年初,该区科技局要求每个特派员在所帮扶贫困村选择5户产业扶贫户进行精准帮扶,使每户贫困户能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为全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个以上,年内集中举办技术培训班4次以上,培训贫困村产业户200人次以上,以点带面,带动全村发展产业,实现全面脱贫的目的。“为了便于管理,我们统一制作并免费发放了78个‘科技特派员帮扶精准扶贫村’标志牌和400个‘科技特派员帮扶精准扶贫示范户’标识牌,由特派员悬挂在各自帮扶的贫困村村委会大门前和产业扶贫示范户门前,实现挂牌精准技术服务。”榆阳区科技局工作人员说。

    全面摸底,精准施策。2017年4月下旬,全体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全面摸底工作。在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需求的同时,确定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户和帮扶措施,由科技局备案。期间,涌现出“一村一品技术指导+信息”“物资+技术指导+信息”“资金+技术指导+信息”“项目+技术指导+信息”“专业互补型技术指导+信息”等多种服务模式,为产业扶贫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B、落实涉农项目 给力产业脱贫

    2017年确定“八个一批”产业扶持措施脱贫897户2250人。产业到户项目专项资金下达1366户,涉及贫困户695户。对于已经下达项目资金的产业扶持户,榆阳区农业局产业脱贫办成立农业技术帮扶队伍,由农业、农机系统20个单位139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构成。农业技术帮扶队伍全面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技术指导。目前涉及种植、购置农机具的结对贫困户593户。

    落实各类涉农项目,推进贫困户收益增收。榆阳区农业局春季实施的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三类项目,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共涉及贫困户88户201人,发放物资折合62442.53元,建成“脱贫田”232亩。

    农业政策性保险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投保玉米保险,全区共涉及贫困户168户,保险玉米面积3241.21亩。

    农机具购置补贴第一批次涉及贫困户27户,预计补贴金额25527元。农机中心另将购置300台手扶式玉米播种机,择期发放给贫困户。

    榆阳区涉农新型经营主体各类项目按照《榆阳区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实施意见》,对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的联结模式、实施步骤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C、做大畜牧产业 助推产业脱贫

    畜牧产业作为榆阳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产业扶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把畜牧产业扶贫工作做大做实,榆阳区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与项目实施有机结合,将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项目立项的必要条件和硬性约束。

    2017年市级项目扶持的10家养殖企业,每家企业与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带动贫困户实现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2017年区级畜牧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落实27家养殖企业和养殖场结对帮扶29户贫困户,要求各帮扶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要按照《榆阳区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实施意见》要求,采取入股分红、提供畜禽、劳务就业等方式,认真做好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帮扶贫困户年终增收2000元以上。

    安排项目资金时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2017年国家下达的退牧还草工程项目130户舍饲棚圈建设任务,在贫困村计划实施112户,其中贫困户20户。

    成立养殖技术宣讲队。区畜牧局下属4个独立科级事业单位,组成4个宣讲组,每组包扶6个乡镇(办事处),巡回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畜牧科技宣讲与培训,提高养殖科技含量,提升养殖效益。目前,各宣讲组已组织培训5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