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管委会驻村工作队帮扶绥德县吴家沟村纪实




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入户了解贫困原因



帮扶责任人调查危房改造



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驻村工作队帮扶绥德县白家硷镇吴家沟村以来,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致富有技能、基础有保障和环境有变化的工作思路,紧盯全村扶贫对象,坚持力量再集中,产业再壮大,政策再倾斜,方式再创新,落实再加大,大力实施“八个一批”脱贫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农业经济主体,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努力为吴家沟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1、走村入户摸底调查 公平公正精准识别

    吴家沟村位于绥德县城10公里处,共有农户433户,1343人,经济结构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传统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为了保证扶真贫,2017年以来,榆林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驻村工作队驻村后,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座谈会,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第一书记张晔更是多次走访农户,了解第一手资料。村民们说,在地里干活时,张书记来了;在家吃饭时,张书记来了;早上刚起来,张书记又来了……

    驻村工作队在最快时间全面掌握了村情,精准确定了扶贫对象。“说破嘴、跑断腿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初到村里的两个月内,谁家种啥、谁家住危房、谁家供念书的、谁家有重病人,我们扶贫队全都了然于胸。”张晔说。

    2017年5月,按照《全省扶贫对象核实及贫困户数据清洗工作》文件精神,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贫困人口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以保证精准识别到位。扶贫工作队通过积极宣传、入户摸底、民主评议、公示与备案审核,最终确定2017年吴家沟村在册贫困人口67户212人。扶贫工作队走访村民400余人次,了解分析了农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边调查研究,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驻村工作队根据村情商定年度计划、帮扶工作台账及贫困户帮扶计划、精准扶贫规划等。

    为了加强调度,做好驻村工作,驻村工作队很快建立健全了包村联户工作调度机制,驻村工作队定期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召开调度会议、深入基层走访等形式,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本着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结合驻村工作队工作特点,主动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三变”改革稳步脱贫

    产业帮扶鼓舞民心

    “吴家沟村离公路近,发展蔬菜大棚有优势。村里生长的苜蓿多,有利于发展养殖业,养羊最好……”说起扶贫工作,张晔如数家珍,自驻村后,他与队员一直思考如何才能让村民有稳定的收入。

    为了推动全村农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调研,最终确定与绥德县万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绥德县山阳牧业合作社两家合作社合作,将84户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其中在册贫困户35户,由政府给每户配股金3000元,每户每年至少分红800元,暂定合作时间为三年,2017年分红已经发放到户;加入到山阳牧业合作社9户,以借养羊的模式,每户发放羔羊10只,目前全部发放到位。

    为了使群众更加了解“三变”改革所带来的效益,驻村工作队出资带领部分脱贫户、在册贫困户和生产队长,到榆阳区赵家峁村参观学习“三变”改革的经验和成效。“村里有年纪大的贫困户,不能劳作,我就想办法争取资金,帮他们加入到合作社,每年领取分红。”张晔说,要想把精准扶贫做到位,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户制宜必不可少。

    2017年5月,驻村工作队在走访时发现,村民田春生没有营生,妻子和孩子也均为残疾,窑洞年久失修,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田春生被识别为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与村委会迅速商量,一起出力,共花费2.1万元,让这一家人住进了亮堂堂的新窑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田春生家的贫困问题,驻村工作队让田春生加入合作社。同时,按照精准扶贫政策,将田春生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并为田春生解决了一个保洁员岗位,工资每月450元。经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田春生从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我总担心扶贫是走过场,现在我总算明白了,驻村工作队真是贫困户的贴心人,他们这么想方设法帮助我,我也要积极干起来,把日子过好。”如今,田春生把家里的旧三轮车修理好,在打扫完卫生后,抽时间到城里跑运输。他还主动在自己的院子里盖起兔棚,发展养兔产业,现存栏200多只。

    村民田新华是2017年的脱贫户,说起扶贫带来的好生活,他声音哽咽,满眼含泪。“我家人口多,没有经济来源,我母亲带着两个孙女在白家硷镇租房上学,我在家里照顾有病的妻子,日子过得特别苦。扶贫队来了以后,给我家改造危房,还给我两个女儿每人500元的生活补助,又按照政策给我种植补助1400元,让我发展种植产业,还帮我安置了保洁员岗位,工资每月450元。”

    按照精准扶贫产业帮扶政策,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召集全村农户进行产业项目摸底,到圈舍、田间进行核实、验收,按规模根据政策给予补助,最终决定对田均其等45户贫困户在种养殖业方面给予补助,补助资金共计15.44万元。通过产业帮扶,吴家沟村现有种植大户14户,每户种植面积均达到30多亩,养殖大户30户,存栏生猪1058头、牛12头、羊2000只。

    3、真抓实干强化基建 分类施策全面帮扶

    驻村工作队在思想上指导村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支部“两委”班子建设工作,提高“两委”成员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履职能力水平。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各项扶贫资金,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条件。

    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扶贫工作队共落实各项扶贫资金425.52万元,建成各类项目11个。投资50.64万元维修原村委阵地14孔窑洞;投资20万元硬化村级水泥路;投资5.18万元绿化通村道路;投资50万元用于镇政府修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投资5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硬化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建立红白理事会,购买了所需设施和用具;争资22.9万元修建便民桥一座;投资专项资金5万元,支持村级党建工作;为了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协调管委会赠送了14张办公桌、24把椅子、14个档案柜,10张床、2台电视、2台电脑;争资45万元修建排洪渠一条;投资1.8万多元,购买了若干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活动;2017年,为筹建镇政府就业创业培训中心,拨付资金30万元;争资13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1000亩;争资15万元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驻村工作队帮扶以来,慰问村里贫困户、老党员累计折合资金4.02万元;帮扶责任人赠予贫困户衣物不计其数。

    同时,驻村工作队分类施策,落实“八个一批”扶贫措施。按照“八个一批”要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干部召集全村农户进行产业项目摸底,最终决定45户贫困户以种养殖业项目扶持,明确了项目、规模、所在地,目前已经全部验收,补助资金全部发放到户,共计15.44万元;为村子争取公益性就业岗位4名,生态护林员岗位2名,现均已上岗;移民搬迁上报2户9人,合同已签订;危房改造9户33人,补助资金19.2万元,均全部改造完成并入住;健康帮扶方面,给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小药箱一个,内有消炎药、感冒药、膏药等日常所需药品,帮扶贫困户17户18人,住院报销234415元,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教育资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儿童26人,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户19户32人,五保户5户6人,孤儿救助1户2人,共计补助126510元。

    4、聆听民意扶志扶智 构建团结和谐村庄

    “不仅要让村民能鼓起钱袋子,还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扶贫工作队经过多次的走访谈话和村民反馈,了解到前吴家沟村村民比较涣散,村里的两个秧歌队互相抵触。”工作队队员王亚军说,驻村工作队反复和秧歌队的成员谈话,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努力,驻村工作队自行出资增加村民之间的感情,并将秧歌队整合到一起,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其他民事纠纷,如村里抽水工资拖欠问题、农户之间互相侵占土地等。

    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队按照脱贫有计划、产业有支撑,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产业全覆盖,也实现了病有所医、幼有所育、劳有所得、弱有所扶、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的总目标。按照帮扶成效和总体思路,2017年脱贫54户185人,人均纯收入为4578元,贫困户发生率为2.21%,贫困村退出按照程序已完成,达到省市县脱贫村退出的标准。

    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方面进行了引导教育,对全体村民进行村规民约、移风易俗、道德宣讲。2017年8月17日,邀请市慰问演出团到吴家沟村进行了扶贫救灾惠民慰问演出,村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会自愿带着工具义务劳动,将全村的广场和道路清理得既干净又整洁。

    2017年6月,张晔被绥德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带领的工作队被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评为“先进工作队”。面对荣誉,他诚恳地说:“吴家沟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低,扶贫任务艰巨。但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一定要让大伙儿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今后,我们会积极探索新形势、新时期、新条件下驻村帮扶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水平,实施‘三变’改革,将现有1000亩高标准农田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模式,使全村农户有稳定收入,并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建设灌溉工程2处,将原有400亩山地变为水地,从而实现农户增收5000元的目标,使驻村帮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张晔说。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